互联网舆情服务提供商

帮助更多的政企客户认知大数据,提升公信力,助力品牌提升

在线咨询

“胖猫”跳江事件反转,一场道德审判式的舆论狂欢

时间:2024-05-24来源:小巨人信息科技

截至5月23日,该事件共有相关信息683239条,5月20日达到全网声量最高峰,微博为主要传播媒体,占比73.73%,该事件中性信息居多,占比82.3%。微博话题#警方通报胖猫与谭某经济往来情况#阅读次数达13.7亿次,话题#胖猫姐姐刘某认错#阅读次数达3.2亿次。


图片


5月19日,“胖猫”事件在历经一月有余的舆论狂欢后,终于落下帷幕。重庆警方发布“胖猫跳江身亡事件”的情况通报:“胖猫”和谭某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经济上互有往来,谭某未实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购物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而刘某与其妹妹联系多人代写文案,通过抖音账号多次发布“胖猫”与谭某私聊记录、转账截图等个人隐私信息,曝光谭某相关地址、抖音账号等信息,严重影响谭某正常生活,将依法被警方处理。


“胖猫”事件引发热议后,谭某一度成为网络舆论批评的焦点,有人给谭某贴上“捞女”的标签,指责其在与“胖猫”交往期间反复进行情感勒索,甚至认为她与“胖猫”交往就是为了骗钱。更有人义愤填膺地提出,谭某要对“胖猫”之死负责。而现在,当“胖猫”事件迎来360度大反转,迫害者与受害者的位置完成对调,舆论的回旋镖,猛地打在先前仗义执言的网友身上。


回溯“胖猫”事件的发酵过程,不难发现,“胖猫”的姐姐刘某与其妹妹通过找人代写文案以博取网民同情,故意引导网民对谭某进行攻击辱骂。而在未出现官方定论的前提下,一些营销号依靠社交媒体平台的助推和引流,发布大量未经证实的内容进入公共舆论场,利用网民的同情心,煽动情绪、引爆流量借此获益,助推事件恶化。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首先,事件揭示了网络空间中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和失衡。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同时,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一些人不惜采用虚假信息和极端行为,忽视了自身的道德责任和社会影响。这种以谎言和伪装为手段获取关注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风尚,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其次,事件还凸显了网络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网络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网络暴力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针对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的网络暴力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与健康。


当事件的全貌没有展现,众多网民轻易的被舆论操纵者牵着鼻子走,此时所发出的每一句评论和留言,都会成为网络暴力刽子手的一部分。这也提醒人们,网络参与决不能“谁哭谁有理”“谁的哭声大谁更有理”,听到“哭声”以后问清背后的真相,才是参与互联网的正确姿态。


归根结底,在造谣者欺骗手段越来越高明,传谣者煽情能力越来越突出的当下,我们既要有自己的独立分析,也要有结合官方信息的全面判断。与此同时,舆论的回旋镖更要直击根本,痛打造谣者和传谣者,从源头治理此类乱象。



媒体观点


澎湃新闻评论:如何树立舆论场的“公共性”

这些年来,有些舆论热议的话题正在“降格化”,个别人根本不关心涉及公共利益的复杂议题,反而更关注当事人的隐私信息,热衷于从原本私密的家庭、个人生活里挑选蛛丝马迹、似是而非的“证据”,发表夹带私货、不负责任的言论。这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不管是此前悼念“胖猫”,还是批评谭某,相信大多数网友还是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但是“胖猫”事件也提醒公众,面对网络上的热点,有时候不仅要保持耐心,“让子弹飞一会”,更要试着去区分、辨别其中的“公共性”,培养自身的公共理性,关心事件里的公共问题而非个人隐私。总而言之,还是要少一些无谓的猜测,多一些温暖的共情。

图片


新京报评论:不跟风网暴是网民基本修养

在参与网络发言时,哪怕自己属于被同情的一方,也不能扭曲事实、误导舆论,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编造谎言。煽动情绪、引爆流量从来不是网络维权的正确法则,平和、全面、客观地陈述事实,才是用互联网表达个人诉求的基本前提。

随着网络舆论成为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互联网参与者手中都掌握着一把“双刃剑”。拿起这把剑,需要热情,需要技巧,更需要法律意识。只有人人一起努力,提升网络素养,网络信息才更加经得起推敲,网络舆论才会更加成熟。

图片


中青评论:“胖猫”悲剧令人唏嘘,爱情之花离不开理性的滋养

面对一条年轻生命的消逝,不论是身处漩涡中心的关键当事人,还是关注此事的热心网民,其心情难以保持平静,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同一起事件,不同的人掌握的信息、观察的视角不同,因此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形成不同的判断。但是,不少网络暴力事件造成的恶劣后果,都警示人们在参与网络表达时更加谨慎,避免因一时激愤冲动发声,绝不逾越文明上网、守法用网的红线。

对于这场悲剧中的任何一方,不实信息和网络暴力,都只会造成二次伤害。网友们还应本着善意,以更加平和的姿态表达情感、追求正义。我们希望不再有“为情所困”的年轻人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也希望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更加纯粹、真诚和友善。

图片

欢迎使用小巨人智能数据平台

立即试用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