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青海甘肃两地毒枸杞:枸杞红了,良心黑了
时间:2024-09-06来源:小巨人信息科技
截至9月5日,该事件共有相关信息218099条,9月2日达到全网声量最高峰,网媒为主要传播媒体,占比45.96%,其次是短视频平台,占比42.78%,该事件中性信息居多,占比71.61%,微博话题#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曝光#累积阅读量达2400万次。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谈到药食同源的养生食品,枸杞一直是榜上有名,许多人都有着泡枸杞水的习惯,然而就连这小小枸杞最近也“塌房”了。
9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硫超标”枸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生长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有知情人士表示,当地市场上的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也卖出去,一些厂家在生产枸杞的过程中存在使用明确禁用的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甘肃省靖远县多地商户则表示,新鲜的枸杞摘下来后要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这样晒出来的果子才会鲜亮好看。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想要枸杞保持好色泽就只有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记者在一户村民的门口空地上,发现了收购枸杞的商户搭建起的塑料棚子,仅仅挑开一个口,就瞬间吸入了大量刺激性气体,呼吸困难、泪流不止。记者走访当地市场发现,这些硫磺枸杞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
9月2日,甘肃省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当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对于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同日下午,青海格尔木也通报了“硫枸杞”问题:格尔木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连夜对涉及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核查,对于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后续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工业硫磺不能用作食品加工,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枸杞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养生果”,在经硫磺熏制后,不仅不能治病救人、强身健体,反而成了危害健康的“毒药”,“养生果”成为了“害人果”。
事实上,这不是“硫磺熏枸杞”第一次进入舆论视野。早在2014年,《南方都市报》做了一项有毒枸杞黑市的调查,发现虽然监管部门多次清理,但硫磺熏蒸枸杞在黑市仍然很容易买到。如今十年过去了,相关产业还是有相同的问题出现,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对此事展开了调查,并表示将严惩违法行为,但这种情况的屡次出现,表明了监管执行的漏洞。许多商户和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使用工业硫磺,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极大不负责任,也对整个食品安全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对于硫磺枸杞等违法行为,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从而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总之,枸杞“塌房”事件警示我们,食品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加强行业自律、强化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提高消费者意识,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媒体观点
红星评论:“毒枸杞”的“红”与“黑”,需要深层次的追问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安全健康,是最起码也最重要的标准。生产者要守住良心,监管者也要守住底线。当地“毒枸杞”的存在,应该不是一日两日,何以长期违法存在?执法部门不应后知后觉等着媒体曝光才去执法,“毒枸杞”背后,谁在失职失责,也应该一查到底。
极目锐评:“硫超标”枸杞被曝光,守护食品安全就要多些动真碰硬
此次事件暴露出,这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明目张胆、明知故犯,毫不掩饰自身的违法行为,在生产过程中的麻木不仁,侧面折射出当地在监管过程中的形同虚设。这种对于食品安全的忽视、对于消费者健康的漠视,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身品牌形象的严重损害。看上去规定都有,听上去年年也在查,为什么不法商家依然我行我素,胆大妄为?作为枸杞的传统产区,本应有更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而此次事件却让人们对当地监管的质量和效能产生质疑。
守护食品安全,要多些动真碰硬。提升监管效能,需要在形成监管合力上加把劲。比如充分激发群众监督的作用,发挥现代应用技术的辅助作用,给企业自律多加把安全锁,让监管真正管到位、管到底。
新京报:“硫超标”枸杞,何以打而不绝?
说到底,在媒体屡屡爆出枸杞种植加工层面的问题后,各地需拿出相应的决心,解决这一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顽疾,维护好枸杞的品牌效应。如此,也是在更好地服务本地经济发展。而这也警示相关行业,不能只为了一己之私,便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抛之脑后。即便这样的非法手段短期内不会被发现,但长此以往,必将逃不过法律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