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人贩子丧尽天良,唯有严惩不贷
时间:2024-10-18来源:小巨人信息科技
截至10月17日,该事件共有相关信息391916条,10月11日达到全网声量最高峰,网媒为主要传播媒体,占比39.58%,其次是微博平台,占比36.44%,该事件中性信息居多,占比70.12%。微博话题#余华英卖的第1个孩子是自己儿子#累积阅读量达2.5亿次,话题#余华英拿滚烫的水浇到5岁女孩头上#累积阅读量达1亿次。
在法治社会的阳光下,每一宗犯罪案件的审理都不只是对犯罪分子的审判,更是对法律尊严和正义力量的彰显。10月11日上午10时,备受社会关注的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再次将公众的目光引向这一严重侵犯人权、扭曲人性的罪行。
早在2023年7月,原审一审即判决认定,被告人余华英拐卖11名儿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处其死刑。此案二审后,二审法院认为,原判决遗漏了余华英其他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此次重审,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的数量从11人增至17人,这些数字背后,是17个家庭的破碎和无尽的痛苦。
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的安全与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孩子们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而不是成为非法交易的对象。余华英的行为不仅侵害了这些儿童的基本人权,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儿童拐卖现象的存在,不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是社会道德和伦理的缺失。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需要通过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罚来维护,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让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有效遏制这类犯罪行为的蔓延。同时,这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国对人口贩卖行为一直持零容忍的态度。
余华英案的重审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更是对我国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方面坚决立场的有力体现。随着案件的深入,社会对于儿童拐卖问题的重视也日益增强,公众普遍期待法律能进一步完善,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在社交平台上,公众对案件的关注不仅限于对余华英个人的谴责,更延伸到对整个儿童拐卖现象的反思与探讨。公众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买家的法律责任。部分网民认为,虽然人贩子的行为是造成儿童被拐卖的直接原因,但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拐卖行为就不会存在。因此,法律应明确对购买儿童行为的惩罚,形成全链条的打击机制。通过对买家的严惩,可以有效减少市场需求,进一步遏制儿童拐卖现象。
二是受害者的民事关系处理。部分网民认为,不论是拐卖儿童或者妇女,基于拐卖的新身份之上的所有民事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切民事关系,都应当完全取消。在此案中,如何妥善处理被拐卖儿童的身份认证、监护权归属等问题,确保受害者在受到侵害后能得到法律保护和心理辅导,恢复正常生活,是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是对拐骗、拐卖罪量刑的探讨。部分网友联想到此前的“孙卓被拐案”,拐骗儿童罪和拐卖儿童罪虽然在名称上仅有一字之差,但量刑并不相同。拐骗儿童罪的顶格量刑为五年有期徒刑,拐卖儿童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死刑。但拐走一个孩子,无论是“骗”还是“卖”,给一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是同样巨大的。如何在法律层面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刑,使其与犯罪的性质、后果相匹配,是值得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余华英案引发的讨论与反思中,如何加强对儿童的保护工作成为了一个紧迫且重要的议题。随着案件的推进,公众对儿童拐卖问题的关注不断提高,法律的完善与社会的反思正在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在严惩余华英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共同努力,推动儿童保护工作的落实与发展,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的安全与权益,才能真正实现对人口贩卖行为的零容忍和有效打击,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媒体观点
澎湃新闻:清算“余罪”和死刑一样重要
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而余华英堪称“死有余辜”,一个死刑事实上难以抵赎其所有罪孽。就当下而言,需要彻底查清其拐卖罪行,确保没有“余罪”,确保案件成为铁案,确保被其伤害的家庭都得到法律之下的公道。从这个角度说,死刑不是终点和唯一的目的,真相和死刑同等重要,警示和惩罚不可或缺。
对余华英案重审而言,真相调查的过程正义和死刑的结果正义一样重要,让人贩子的每一项罪行都得到彻底清算。无数关心此案的人,也是想通过对此案的全面调查、严肃惩罚,树立“天下无拐”的司法政策标杆。
新京报:重审人贩子余华英,每一笔罪恶都不能被放过
原审和重审,即便结果都是死刑,正义的实现范围也并不一样:因拐卖11名儿童被判死刑,死刑判决蕴含的是11名儿童及其亲属的正义;因拐卖17名儿童被判死刑,则蕴含了17名儿童及其亲属的正义。同样是死刑判决,“正义含量”并不一样。
也就是说,只有将案件发回重审,将余华英拐卖其他6名孩子的犯罪事实纳入法律评价,属于这6名孩子及其亲属的正义才能实现,其被伤害的情感才能得到慰藉。相反,一旦满足于“已经是死刑”,对6名孩子被拐卖的事实失去痛感,不将其纳入法律评价,正义将有缺失。
潮新闻: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用“不漏罪”捍卫法治护佑人心
对于一件事,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还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判决结果只是法律追求正义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唯有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不让每一个案件,带着疑点和问号结案,让公平正义贯穿每一个案件始终,才是法律的“本能”与“模样”。
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极具典型意义和现实价值,社会正面效应极大。“不漏罪”的实现,意味着拐卖者没有任何“空子”可钻,意味着良知不被辜负、正义不被蒙羞,意味着以法治实现“天下无拐”愿景的路径,走得通、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