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又“毁神”,我们这个时代怎么了?
时间:2024-06-27来源:小巨人信息科技
王丹琪 | 文
网络 | 图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近日,江苏17岁服装设计专业中专女生姜萍,在全球数学竞赛中闯进12强,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生,这件事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登上同一榜单,另所有网民感到惊讶。许多人说她是寒门榜样,是剧本也写不出来的逆袭故事。大家惊叹她的天赋,敬佩她对数学的执着,甚至喊话高校对其破格录取。姜萍在极短时间内被捧上神坛,人们抽丝剥茧般想要挖掘出她的故事。
人红是非多。不过短短几日,就有网友分析姜萍在采访里的板书是错误的,认为家境贫寒的学生连电脑接触都少,为什么会用“LaTeX编辑公式”(一种学术界通用的数学排版软件)……仿佛经历一场过山车,姜萍的“人设”从天才少女到成绩质疑、比赛造假、团队营销等等。
关于“质疑”
人们喜欢造神,但人们更加热衷于毁神,造神不容易,但是只要你有任何瑕疵或疑点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在毁神的过程中,群体的激情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据媒体报道,姜萍的出生地涟水,其所在的村、就读的学校,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博主直播驻扎的地方,而姜萍的家也被大量网友闯入,不仅厨房门被踹,屋内家具被拍,就连鸡鸭也被网友追着录像,仿佛所有人都想从细枝末节中挖出一个农村女孩变成数学天才的秘密。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中专生”“服装设计专业”“农村女生”这些标签,姜萍的数学竞赛成绩不会引发这样的热度。当这些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刻板印象与事实相悖时,就会出现极高的话题讨论度。在人们眼中,整个学历层级里,中专很难得到成绩认可,就算是中专里的“学霸”,也并不能被认定为成功。再加上姜萍农村出身、与数学八竿子打不着的服装设计专业背景,却能在海内外名校学生云集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反差撞击出了一种标签对冲,数学竞赛不再等于精英学历+男生,它列出了另外一种“中专生+女生=数学竞赛”的可能性,自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当弱势群体突破桎梏跻身另一阶层成为焦点,那么必然会引来质疑的声音。与其说人们在质疑姜萍成绩是否靠作弊得来,而不如说人们一开始就在寻找使“中专生+女生=数学竞赛”这一等式成立所需要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换句话说,当人们无法获得所谓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等式成立,那姜萍的成绩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此时,姜萍身上的质疑,已经被动从数学竞赛,转移到了阶层、教育、性别,以及如今最受“流量”欢迎的资本与营销阴谋论。
关于“舆论”
经过舆论的不断发酵,争议的话题已经逐渐演变为“女生能不能学好数学”“老师王闰秋和姜萍之间的关系”“顶级学府会不会破格录取姜萍”等,“姜萍”代表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了一种“人”“生活方式”“符号”。
人们在探查真相的过程中,逐渐被情绪操控,激化了情绪的表达。这种情绪在姜萍争议中得到展现。
“女生学数学会比较吃力,即便前期表现不错,也会缺乏后劲”
“女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考不上好大学这辈子就找不到好工作”
这些曾听过的带有偏见的言论,在姜萍的例子面前似乎不再能套用,也因此在舆论场产生了对抗的声音。
姜萍在决赛里的表现里怎样,无人能预言。但我们应认同她在数学领域的坚持与探索,她没有必要承受过高的赞誉,但是也不应该承担没来由的诋毁。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迭代速度堪比光年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梦想与不安,投身于考研、考博的大潮,似乎唯有更高的学历才能成为他们通往成功彼岸的船票。当整个社会正在卷学历、卷教育时,“姜萍”让人们意识到学历并不是唯一出路,服装设计专业的中专生也能够在数学竞赛得到好成绩。
正巧,这段时间正值中高考,“查分名场面”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这些视频的主人公,多是一些考出高分、报考名校的学子,无形中营造出一种似乎只有高分、名校才是衡量学生价值的标准。实际上,今年高考的1342万考生中,占据主流的是那些“平凡”的孩子,他们虽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但不代表他们的前路就不光明。教育的意义远不止分数的高低,“平凡”人也会有自己发光的一面。
正如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中的一个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